您暂无询盘信息!

专注精密钣金加工

品质源于细节的积累

充电桩新词“统建统管”和“统建统营”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 2021-04-23     二维码分享

“新基建”的启动,被业内普遍认为将会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但事实上,行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火热。个别企业会多投一些,但也不是成倍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举例说,..电网去年新建近8万台充电桩,其中绝大部分是成本较低的交流桩,数量增加很多,但投资力度却不见得高于往年。

相关主管部门曾预计,2020年全年能够完成100亿元左右投资,新增公共桩20万台左右,新增私人桩超过40万台,新增公共充电站4.8万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2020年全年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仅为46.2万台,大幅低于预期。


那么难点在哪里?怎么解决?为什么要推“统建统管”和“统建统营”?


私人桩建设困难重重,委员建议推动住宅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


在业内人士看来,充电设施行业老生常谈的盈利难、使用效率低、..事故频发等问题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不过,充电设施“进小区难”的矛盾依然突出。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采样数据,2020年随车配建充电设施增量依然不高,同比下降24.3%,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37.2万台,整体未配建率29.8%。究其原因,当前居住区安装充电桩存在电力容量不足、没有固定停车位、物业配合度低等问题。


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障。此前充电桩主要服务于B端的出租车、网约车和物流车等公共服务车辆,C端市场没有真正打开。但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高。私人桩配建的紧迫性已然凸显。


“解决不了居民区充电问题,会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充电联盟张帆指出,未来5—10年,新能源汽车将大量驶入寻常百姓家。居住区是..充电地点,在这个过程中,私人充电桩配建一定要及时跟上。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各方的权、责、利。”张帆进一步表示,对物业而言,配合建桩能带来什么利益,有怎样的责任和管理权限,相关政策或法规要予以明确;电网公司、第三方运营也提出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解决电力负荷不足和维护日常运营..;用户同样也要配合承担有序充电、使用绿色能源等责任。他进一步表示,私人桩配建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黎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建议推动公共充电设施有序发展,推动住宅小区充电桩实行“统建统管”。


据肖黎春介绍,“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从培育期迈进快速成长期。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占年度销售总量的20%,保有量超过2500万辆。


“公共充电网络作为保障电动汽车日常充电需求的基础设施,应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肖黎春说,目前,我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营虽然取得了积极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肖黎春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省级统筹指导、地市具体实施”的布局规划责任体系,地市政府以区县为基本单位编制公共充换电设施布局规划;搭建省级充电设施监管平台,实现全省充电设施动态运营管理和补贴管理,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肖黎春提出,支持高速公路充电站建设和运营。相关部门应加快制修订高速公路服务区相关设计标准与建设管理规范,将充换电设施纳入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基础设施范围,对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建设运营给予专项补贴,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充换电设施建设领域。


肖黎春建议,推动住宅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落实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主体责任,鼓励由社会运营商开展住宅小区充电桩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统一运营运维,解决零散安装、无序发展带来的..隐患。明确住宅小区“统建统管”模式的电价执行标准,将充电车位配建比例等充电桩安装敷设条件作为新建住宅小区的前置条件。


浙江省内..充电桩“统建统营”项目落地


3月24日,浙江宁波象山县供电公司与宁波涌泉置业有限公司及其物业机构签订了《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合作协议》,这是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统建统营”的..试点和省内..落地项目。


近年来,县供电公司积极推进充电桩及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充电网络布局,发力“新基建”,为绿色出行提供“十足电力”。截至目前,县供电公司已在全县建设投运3座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16个直流充电桩,并协助象山中石化、中石油综合供能站建设了10个充电桩。但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仍有不少电动汽车车主希望能在居住小区内安装充电桩,解决“回家充电难”的问题。

经多方协调,依托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县供电公司与宁波涌泉置业有限公司及其物业机构共同促成了上述“居住区充电桩建设合作协议”的签订。根据该协议,在涌泉置业已交付和今后开发的住宅项目中,双方本着统一规划、共同推广、合作运营的协作精神,将通过统一实施充电桩配建、私人“车桩服务套餐”配置等多种形式,满足小区居民充电需求,破解电动汽车居家充电难题。

企业亮照验证电子标识
陕公网安备61012502000303